我認為大象不會騎馬。只要人類善待大象,大象就可以作為交通工具。周大觀的《真蠟地志》寫道,他到吳哥王朝時,把大象看作一種交通工具。
去年,當我在清邁的時候,我偶然在雜志上看到了這個介紹和圖片,我對大象醫院非常感興趣。從小,我就有意識地引導法拉利喜歡各種小動物。我相信她也會非常喜歡他們的。出發前我通過電子郵件聯系了泰國大象保護中心。
結果證明這個選擇很好。一整天的演出是一種樂趣。除了可愛的大象,山上涼爽的天氣和罕見的游客都為體驗增添了很多。
下次我有時間,我會選擇在這里住一晚。這絕對是值得再刷一次的目的地之一。我承認,在泰國,騎大象是許多人愿望清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也承認,有時人們自己是矛盾的。就像,我們說我們拒絕殺人,但你還是用皮革制品。你知道人造革不如皮革。
“不做生意,不傷害他人!边@是一個公益廣告詞。今天,我最常在腦海中看到問題。
我仔細地想,這些問題的根源不僅是人類的貪婪,還有無盡的貪婪。我聽說過鴕鳥和駱駝騎馬。他們在馴化階段幸存下來,死于缺乏勞動。就像壓迫童工的黑心老板一樣,培訓師把他們當作不會累的機器,總是用體力透支來換取金錢。
馴化的過程是殘酷的
騎大象和騎馬不同。關鍵是,從基因上講,大象是尚未馴化的野生動物,它們天生就不適合長期負重。馬、駱駝、牛和其他動物已經被人類馴化(即那些含有適合人類使用的基因的動物已經被人類選擇性地保存下來),而大象沒有,它們的基因決定了它們不適合牛和馬。
當我騎大象的時候,我發現大象人手里拿著一個鐵鉤。當他轉身或想停下時,象人會用鉤子上最鋒利的一點刺他的脖子,以達到服從的目的。
與訓練大象的方式相比,訓練時期是殘酷的。在東南亞,人們采用傳統的馴化方式。小象與母象分離,折磨身體和精神,直到被馴服,否則折磨不會停止。饑餓、鞭打、刺傷,直到精神崩潰邊緣,然后開始用食物誘惑來教一些基本動作,讓動作變成一種慣性。所以有各種大象表演、繪畫、踢足球、騎自行車等娛樂節目和體驗給我們。
他們會記住人類的所作所為
大象天生聰明。他們無法感受到同樣的感受,也無法理解從野生到馴化的整個過程。我想他們記得所有這些經歷和不幸。他們有血肉之軀,也有情感之軀。
網上流傳著一句英語諺語,用“大象永不忘記”來幽默地表達一個人的美好記憶。有些人把它翻譯成“大象永遠不會忘記事情”,或者,正如你可能會說的,“大象非常復仇”。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句話從小學就開始灌輸,但我并沒有真正意識到。作為一個旅途中的人,這是體驗當地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知道他的行為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我希望我們能從自己做起。那個吝嗇鬼真心實意地感到他的行為多么惡劣。我希望你能原諒我。